从某种意义上说,2023年是AI元年。
尤其是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,让很多普通人有了接触AI的机会。
比较搞笑的是,我发现有些对AI技术一知半解的人,误以为中国在AI领域很落后,动辄用教育体制来论证中国出现不了ChatGPT的原因。
其实,在AI领域,除了美国,紧随其后的就是中国。尤其是在CV等其他方向,中国无论是技术还是论文,都比较领先。
生成式AI虽然比美国落后一点,但文心一言、通义千问、讯飞星火等大模型的追赶,以及近期火爆的ChatGLM,都已经把国产大模型推到了可以商业化应用的地步,和ChatGPT的差距正在指数级缩小。
除了大模型层出不穷外,中国企业最擅长的方面正在燎原:应用。
在9月5日的2023百度云智大会上,李彦宏称,“模型本身是不直接产生价值的,基于基础大模型开发出来的应用才是模型存在的意义。”
他这个观点是对的。
很多初创公司和创业者,正在卷应用。
介绍一个我正在高度依赖的工具:ChatDoc。
工具的原理和逻辑非常清晰:后端依托ChatGPT(我猜后面可以接入其他主流大模型),前端接收上传的文档(PDF等格式),用AI的逻辑来解读文档。
对于我来说,用它进行上市公司财报的解读,可以大大节约工作量。
举个例子,如何用CHatDoc来快速写研报。
需要强调一个前提,AI再好,也是工具,如果你缺乏对相关领域(比如,财报常识)的知识体系,就无法高效的和AI互动。

一、关于注册、登录,不再赘述,地址是 chatdoc.com (需科学上网)。
免费版支持20页,36M文件,但考虑到大部分上市公司年报都1-200页左右,所以免费版不太够用,而付费版也不算贵,500页、每月300个文件,月付才5.99刀(年付优惠59.9刀)。
二、如何和CHatDoc对话
以易华录半年报为例。
我先上传了公司官方发布的半年报,共计193页。
系统给出了几个提问建议,当然这些建议对我来说意义不大,我需要问更加细致、专业的问题。
1、挑战对PDF中表格的处理能力
于是,我提问公司的现金流情况:

在回答问题的同时,ChatDoc把出处标记了出来。
我发现显示的是母公司现金流的附表,而做财务分析的话,一般以合并口径为准,于是接着重新提问。

这一次ChatDoc准确的给出合并口径的现金流情况,甚至告知“现金流量情况不太理想”。
非常棒。

需要说明的是,很多国产生成式AI虽然支持上传文档,但大多无法对表格进行准确的分析。ChatDoc在这方面,是非常适用于财报的解读。
多年前我想做一个自动解析财报评分的工具,就因为无法精准定位PDF里的表格而放弃,现在看起来可以继续搞起来了。
2、给AI一个定义,让它根据定义输出

我比较喜欢分析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,而这个数值平时都是我算的,ChatDoc精准的帮我计算出来。
省时省力。
3、分析风险
一般来说,财报会提示风险,但往往很零散,AI可以很方便的把这些风险点分析汇总,给阅读者解析。

4、产品竞争力

问完这几个问题,一份研报的主体框架就清晰可见了。
只需要简单汇总,找一些历史数据佐证,再加一些自己对于行业的观点,一篇津津有味的财务分析就火热出炉。
出自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IbeG84xhNGK1Q58UIcAZA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