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GC 的风,已经吹了好久了。
再 AIGC 概念爆火的这半年多的时间,有人赚得盆满钵满,有人焦躁的赶风口却一无所获。
AIGC 究竟能不能冲?不同背景的人要怎么冲?
今天,整理一下我得到的一些碎片化信息和观点分享给大家,希望有用。
找不到应用场景,再好的工具都没有意义
这半年多的时间里,市面上兴起了非常多和 AIGC 概念相关的社群和培训。
但,大多数的社群和培训,都是在教你怎么使用 AI来创作。而大多数追着买课、进社群的人呢,则是学完课程,知道怎么使用这些工具之后,就没有然后了……
因为,缺乏应用场景。
对本身已经是内容生产者的人(设计师、作者、视频创作者等)来说,他们本来的工作中就有「内容创作」的具体场景和需求。学会用 AI来创作,确实是可以帮他们提高效率。
但,大多数人本身并不是内容生产者,生活、工作中也没有「内容生产」的需求。
怎么说呢,这就像是一个剪辑师,学会了一个新的剪辑软件之后,可以更高效的创作出比原来效果更好的视频。
但你就一个普通人,再各种广告的刺激下去学一个新的剪辑软件,学完之后傻眼了……我要用这个软件剪啥好呢……
所以,想在 AIGC 的概念中真正赚到一些钱,普通人还是得去找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。
一些拧巴的应用场景
说到应用场景,就不得不聊聊前几个月陆陆续续火起来的「四维彩超」「宝宝头像」「AI 创意字」等项目了。
· 四维彩超:通过 AI 作图的软件,以你宝宝的四维彩超为基础,生成你宝宝出生后的样子
· 宝宝头像:通过 AI 作图的软件,生成你宝宝漫画版的头像
· AI 创意字:用 AI 作图的软件,生成一张酷炫的图片,然后你的名字(二维码)之类的,就隐藏再图片中的某个元素里
· ……
这些是应用场景吗?
是的。
但为什么通过这些赚到大钱的人很少呢?
因为拧巴。
来,一起用老模型分析一下类似的项目:
1. 产品
2. 需求
3. 流量
4. 转化
从产品&需求的角度来看:
· 如果只是按照一套标准的作图流程来做,做标准品。那效果就不会好,用户满意度低,卖不上价格
· 如果需要针对具体要求去做优化,去做优质的图,那就对审美有要求,且要投入更多时间,成本就变高了。但,因为这些场景不够刚需,且很多都是新出来的需求,所以价格卖不高……(以四维彩超为例,一张预测的照片你卖50 ,有市场;但如果你卖 500,那会买单的人就极少极少了)
感受到拧巴了吗?
从流量&转化的角度来看,暂时这类产品的转化,更多还是「引流到私域,人工接单,作图,交付」。
非自动化的转化流程,最大的问题是:边际成本高,成交上限低。
做一张图 50 块,做的图少了不赚钱。做的图多了,又容易接不过来,短时间内又没有成熟的外包渠道和体系。
另外一个拧巴点在于:大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学习作图技术上了,却忽略了流量的重要性。
类似的应用场景出来后,市面上会很快的出现大量的教程,也会有大量的人学会如何做对应应用场景的图。
所以,如果你懂做流量,能接到单子,学会作图不难,找到有能力接单的人也不难,你肯定能赚到钱。
但如果你只学会了作图,你很难变现……
感受到拧巴了没?这些AIGC 的应用场景里,最重要的竟然不是 AIGC 的技术,而是流量获取能力。
就是因为这些拧巴的情况,所以你很少看到有人再这些普适的,只要求掌握 AIGC 技术的应用场景赚到大钱。
强调一下,这些拧巴的情况,仅仅存在于上述这些仅需要 AIGC 技术,不需要审美的应用场景中。
不代表所有的应用场景。
妙鸭相机的爆火
拧巴的情况却是存在,但这不代表这些拧巴的情况无法被解决。
近期妙鸭相机很火,也有很多人在分析这块产品。 在我眼里,这块产品就是非常好的解决了上述聊到的拧巴的情况。
· 产品。生成你的数字人,生成你的各种风格的写真照——还原度很高又比你自己拍的好看。重要的是,他的产品非人工出图,而是程序自动生成。
· 需求。50 块的写真,市场需求低,但 9.9 换取一批好看的照片+晒朋友圈的契机+体验 AI 的机会,市场需求就特别高了,瞬间从「50 元生成酷炫的 AI 照」这种小众需求,变成了普适的大众需求
· 流量和转化。产品是机器生成,转化是也有自动化的流程,这意味着承接能力上限很高。为前端设置无限裂变的流量机制,提供了前提条件。 这款产品的流量和转化机制,都做得非常好,感兴趣可以去体验一下
但,这种应用场景,和我等大部分普通人,并没有什么关系。
需要审美的应用场景
什么是审美?就是你了解特定的市场需求,并且知道什么样的产品可以更好的满足这个需求。
比如说用 AIGC 来创作公众号爆文这个应用场景:
1. 有审美的人,会不断调教 chatGPT ,提高其写出爆文的能力,甚至为了提高爆率,还会在 chatGPT写出的文章的基础上自己做一些调整
2. 没有审美的人,在看到 chatGPT 写出第一版文章的时候,就直呼牛逼了……
你细品。
上面聊到的那些拧巴的场景,是存在上面提到的那些只要求AIGC技术,不要求审美的应用场景中。
而在那些既要求审美,又要求 AIGC 技术的应用场景中,就变成了:
「AI 的使用者本身就能够生产出有市场、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,AIGC 的技术,只是帮他们提高效率,甚至产出更优质的作品来」
说得直白一点就是:
你本身就是个写公文的,写得非常好。现在你用自己的审美,调教chatGPT,让他可以批量产出高质量的,符合你这个特定行业要求的公文。
你本身是写产品种草文案的,写得非常好。现在你用自己的审美,调教 chatGPT,让他可以批量产出高质量的,符合你这个特定行业要求的种草文案。
……
甚至,你还可以让别人使用你调教出来的 chatGPT来做内容生产。这么一来,对使用你「调教出来的 chatGPT」的这个人要求就变得很低,生产成本就变得很低了。
这就是「指令工程师」。
和大部分人理解的不一样的点是:
「指令工程师,不仅需要掌握 AIGC的技术和思维,还需要掌握特定领域市场所需求的内容的审美」
甚至可以说,后者更重要。